引言

2024年11月26日,越南国民议会通过了《增值税法》第48/2024/QH15号(以下简称“新增值税法”),标志着越南在税制现代化进程中迈出重要一步。

这部将于2025年7月1日正式生效的法律,不仅是对原有《增值税法》(2008年版本及修订案)的全面升级,更体现了越南政府适应经济数字化转型、优化营商环境以及加强税收合规性的决心。

新增值税法从扩大纳税人范围、调整税率结构、引入退税机制到强化数字经济征税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性改革,其核心目标在于平衡财政收入与社会公平,同时助力企业纾困与产业升级。

1、提高起征点,扶持小微经济

新增值税法将家庭经营户和个体经营户的增值税起征点从年营业收入1亿越南盾(约合人民币2900元)大幅提高至2亿越南盾(约合人民币5800元)。

这一调整显著降低了小微主体的税收遵从成本,惠及越南数百万个体经营者。

起征点翻倍后,更多小微主体可免于繁琐的税务申报流程,从而将资源集中于业务拓展。从宏观角度看,通过释放小微经济活力,越南有望进一步扩大内需市场,为经济可持续增长注入动力。

2、低税率名单更新,优化产业结构

税率调整是新增值税法的另一大亮点。

· 0%税率:同时修订了增值税零税率货物的适用范围,例如将“从越南销售至境外并在境外消费的商品”纳入零税率范畴。

· 5%低税率:将肥料、生产肥料的矿石、植物保护产品及动物生长促进剂等

零税率政策向跨境商品倾斜,则体现了越南推动出口导向型经济的战略意图。

通过税收杠杆,政府鼓励企业拓展海外市场,尤其是高附加值的制造业产品出口。这一政策与越南近年参与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等国际贸易框架形成协同效应,有望加速产业链全球化布局。

3、创新退税机制,缓解企业资金压力

新增值税法引入增值税留抵退税条款。

规定仅从事适用5%税率行业的企业,若连续12个月或4个季度的未抵扣进项税超过3亿越南盾(约合人民币8.7万元),即可申请退税。

这一机制打破了原有“只抵不退”的规则,对资金密集型行业意义重大。

退税政策将加速企业资金回流,降低融资成本,尤其利好中小型科技企业。不过,政策限定“仅适用5%税率行业”,也折射出政府引导资本流向农业、环保等政策扶持领域的意图。

未来,这一机制或将成为越南结构性减税的重要工具。

4、扩大纳税人范围,填补跨境税收漏洞

新增值税法突破性地将“越南居民向境外非居民购买服务”纳入征税范围,明确购买方为增值税纳税人。

此举旨在应对数字经济时代跨境服务激增带来的税收流失问题。例如,越南企业使用海外云计算服务或数字广告时,需自行申报并缴纳增值税。

同时,法律要求境内外电子商务平台承担代扣代缴责任,覆盖商品销售、数字服务等全业态。

这一规定与OECD倡导的“数字税”改革方向一致,尤其针对亚马逊、Shopee等跨国平台。对于未合规平台,卖家需自行注册纳税,形成“双保险”征管机制。

5、向电子商务领域征税,

法律要求所有境内外数字平台(包括电商、网约车、在线教育等)履行代扣代缴义务,并实时向卖家提供税务凭证。这一规定不仅适用于本土平台如Tiki、Lazada越南站,也约束Google、Meta等国际巨头。

越南的实践具有典型意义:根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数据,东南亚数字经济增长率全球领先,但2023年越南数字经济税收流失率高达45%。新增值税法通过“平台责任制”将征管压力转移至拥有数据和技术能力的大型企业,既降低了执法成本,也顺应了全球数字服务税(DST)的改革浪潮。

结语

越南新增值税法的出台,既是国内经济结构转型的必然选择,也是应对全球化税收竞争的战略部署。通过减轻小微负担、优化产业导向、强化数字征管,越南正试图构建更公平、透明、高效的税收体系。